保定日報記者 郝子帥
山多白石,連峰縱拔。秀列若屏,時有晴云游曳其上。
6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專家一行70余人,在一片豐茂的蒼翠中,蜿蜒而上踏入白石山進行地質考察,以推動地球科學領域學科的發展為目標,開啟了一段凈化心靈的學術與文化之旅。白石山,作為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乃至全球重要的自然遺產地之一。白石山地區地質構造復雜,為研究地殼構造演化、板塊運動和構造地質學,提供了珍貴的實地觀察和研究樣本。同時,白石山地區保存了豐富的地質遺跡和化石,對于研究地球的生命起源、演化過程以及古環境變化,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這些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使白石山成為絕佳的科學教育和科學研究基地。
早在2021年7月,中國科學院專家對白石山進行考察時,發現其在地質、地理、氣質、生態等領域的科學內涵極其豐富,尤其注入白洋淀的九條河流中,七條均與白石山有關,研究價值和戰略意義重大。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保定市、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院大學四方決定,以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為永久會址,共建白石山地球科學與宜居環境科學大會,推動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與保定市創新發展戰略的深度融合。翠屏峰索道下,光影交替,云霧在山頂縈繞、盤旋,陽光傾瀉,云海中的峰巒夢幻飄渺。淶源縣文旅高質量發展顧問劉春陽生動地介紹著他最熟悉的“老朋友”——白石山。“白石山總面積達100多平方公里,屬太行山系,是全國唯一的白色大理巖峰林地貌,有‘三頂、六臺、九谷、八十一峰’,主脊線長7000余米,最高峰海拔2096米,是華北平原西北隆起之龍首?!痹趧⒋宏栔v述下,白石山的身世奧秘逐漸清晰。“白石山地貌獨特,它由燕山期的花崗巖和霧迷山組白云巖組成,是典型的雙層結構?!眲⒋宏栕院篮榱恋孛枋鲋资降墓妍?,“山上礦產豐富、植被茂密、天象景觀薈萃,還有北麓的明長城、廟觀等人文景觀?!?/span>云海澄澈,連綿青山間蒼茫翠綠,耀眼陽光映在專家學者臉上,把求知探索的眼神照得更加明亮。從最初山脈的形成,到地殼運動板塊碰撞分離,再到28億年前,太行山地區被海水淹沒形成獨特地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孟慶任,圖紙交替,專業剖析著白石山的地質演化及概念,隨后又拿出黑色油筆在白板上精準嫻熟勾勒著太行山和白石山的結構。置身云端,俯瞰山海。從纜車下來后,巍峨壯麗的山體風貌進一步呈現,道路多懸空在山體外側,帶有崎嶇險峻之感。專家們在遠眺奇石聳立,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余,時而認真興奮地研究探討沿路疊層石、香腸石、燧石條帶等地質外觀的形成,時而醉心于周圍的景色,完全沉浸在自然的治愈之中。“鬼箭錦雞兒是豆科錦雞兒屬灌木植物,多生于海拔2400至3000米的山坡、林緣下。別看他外面就幾十厘米長,但它的根能有兩、三米長?!敝袊茖W院大學常務副校長、黨委副書記王艷芬看著山坡上的一片鬼箭錦雞兒,激動熱情地向周圍人講解起來,“在草原上沙化的過程當中,很多種子就在鬼箭錦雞兒周圍的土地上保留下來,所以是干旱化還是放牧導致了灌木入侵,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話題?!?/span>
“你們看!這塊石頭像不像北京猿人的頭蓋骨?這張臉長得像不像阿拉法特?”劉春陽對白石山的熟悉具化到了每一塊石頭的形狀及來歷,“這塊石頭全名叫‘含燧石條帶瀝青質薄層白云質大理巖’,你看看多少個修飾詞??!”感受了山上的愜意涼風,參觀了垂直挺拔的白樺林,體驗了驚險刺激的玻璃棧道……白石山的夢幻景觀給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專家留下了屬于保定淶源的獨特印象,擦亮了保定京畿重地、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的金名片。“我們認為圍繞白石山開展的系列研究,對理解地球環境演化,筑牢京津冀生態屏障根基,實現雙碳目標協同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贝舜伟资降刭|考察也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郭正堂的殷切話語,將為探索自然科學提供有力支撐。